2019年3月6日 星期三

VSNU發行第四期OA電子小刊- International alignment

荷蘭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the Netherlands, VSNU)發布第四期電子小刊(eZine),說明目前OA的進度。荷蘭致力於在2020年之前達到全面的OA,VSNU的網站、Newsletter會定期公布進度及與出版社協商的情況,也定期發布電子小刊。

VSNU最新一期的電子小刊主題是「International alignment」,內容統整了去年度VSNU與其夥伴共同完成的事情。VSNU認為International alignment是未來的趨勢,未來的談判策略以及資助機構的政策都需要更多的國際合作,科學研究是國際化且沒有界限的。

VSNU的OA工作圍繞著五個支柱( five pillars for open access):


在第四期電子小刊中,VSNU提出在2020之後,荷蘭未來OA及學術出版的發展趨勢。不論多努力在2020前達到全OA,邁向未來的學術環境、學術出版模式勢必會有過度期、會有所改變,VSNU觀察並提出18項荷蘭OA未來發展趨勢(或是已經在發展中),提供將來政策制定的方向作為基礎:

  1. 傳統機構的權力正在減少 (Diminishing power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傳統機構例如工會或政府機構的影響力正在減弱,市民有自行組織的能力,而且顧客也了解到他們握有一定的權力,他們不在完全信任傳統的機構,相反的,他們將信任放置於小型的新創公司或是大型的科技企業團體。這也相對影響傳統機構,如大學,可以在OA中的影響力。
  2. 在荷蘭會有更多行動導向的政策 (More action-oriented policymaking in the Netherlands) 荷蘭的政策制訂者,特別是教育、文化和科學部中的政策制定者,將會把越來越多的重點放在更實際的計畫和專案的制訂上。
  3. 逐漸增加極端化 (Increasing polarisation) 社會的分化似乎越來越多,在貧窮與富有的人之間,數化教育與發展有落差,而比起填補這個落差,這樣差異似乎更被強化,這也在OA的發展中看到。
  4. 從擁有權到取用權( From ownership to access) 從以往重視擁有權轉而重視知識或資料的取用權。例如Spotify的訂閱模式,只要付出一些些費用,就可以提供無限的取用權。
  5. 新科技的興起( Rise of new technologies) 新科技例如AI、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區塊鏈等地發展將持續改變事情的發展,數位化已經基本地改變科學,這些新科技也會為科學帶來改變。其中一個結果可能是學術界外的第三方(例如Google、Amazon)可以提供學術圈更好的服務,相較於以往學術圈中提供服務的公司。
  6. 科技倫理的公共討論會越來越多 (Increasing public debate about the ethics of technology) 隨著新科技的發展,倫理對於人類和社會的影響的相關議題也受到關注。
  7. 公民科學的興起(Rise of citizen science) 數位傳播科技讓業餘科學家也可以完全地或是部分地從事科學研究,而且規模會比以往大。公民的智慧正在被發掘。公民科學有專屬的歐洲協會和OA期刊。
  8. 科學的國際化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science) 科學正越來越國際化。以往在學術研究中美國和英國是主導的國家,但是這樣的平衡正在改變,亞洲和美洲國家大幅進軍這個舞台。荷蘭產出的研究中,有60%是跨國作者共同產出。
  9. 新的出版商業模式(New business models for publishing) 例如,資助者會建立自己的出版平台。荷蘭大學也將會合作發展一個「大學期刊」的平台。出版社也在尋求新的商業模式來彌補紙本期刊減少的收益,有的走向服務為主(publish as a service),有的則轉型成為數據專家。
  10. OA和科學上的合作會增加 (Increased cooperation towards open access and science) 從Big Deal到Plan S,我們促使出版社與我們一同前進。除此之外,科學家的認同議題也是熱門話題,不在只是看研究的產出和量,科學家做了什麼事來分享他的研究、或是在教育上做了什麼事等都應該被重視。
  11. 資助者逐漸影響遊戲的規則 (Funders increasingly influence the rules of the game) 不論是公共或是私人資助者,對出版社和研究者的影響逐漸在增加。
  12. 對於科學期刊的功能和價值的討論逐漸增加 (Increasing discussion about function and value scientific journals) 引用、IF及H-index都是目前學術系統中用來認證和評鑑科學及研究者的指標。這些指標都與著名期刊例如Nature和Science的影響力有很大相關。這些期刊提供品質的控管,但是他們也阻礙OA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聲浪出現,希望能有其他替代的評鑑指標是有助於OA的。
  13. Big deal已經到達其可能性的界限 (Big deals are reach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ir possibilities) 多年來圖書館奉行著Big Deal的合約,Big Deal一開始出現確實減輕的訂閱戶的負擔,但OA的出現卻也意味著Big Deal是否能繼續下去的可行性,抑或是Big Deal已經到達其界限了呢?
  14. 學術出版界中的整合會越來越多 (Increased consolidation in the academic publishing domain) 數位變革導致學術市場中的整合越來越多,為了達到一定的規模,口袋深的大型出版社,會逐漸收購小型出版社。
  15. OA的負面影響 (Negative side effects of open access) 當OA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從訂閱費轉到APC的模式也成真的情況下,有些負面的影響也逐漸出現,例如掠奪性期刊、SciHub等。
  16. 預印本的興起 (The rise of preprint) 在討論Green、Gold還是Hybrid哪一條路才是OA可行之路的時候,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會選擇出版預印本。不論是在學校的典藏庫還是arXiv,越來越多作者會將還沒出版的預印本先放置於這些典藏庫中。
  17. OA過渡期的資助者不確定性增高 (Increasing uncertainty about who will fund the OA transition) OA的改變是無法單靠某一方就完成的,整個體系的改變也代表著整體體系價值的改變,貨幣價值(monetary value)及附加價值的改變。而在這個體系中,出版社、研究機構及資助者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誰要支付這些出版費用? 又這些費用是否能在不造成研究者工作困擾的情況下支付完成?又這些費用是誰要來控制跟制定呢?
  18. 著作權及所有權的討論逐漸增加  (Increasing discussion about copyright and ownershi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