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歐美醫學作家協會針對掠奪性期刊發表共同聲明


美國醫學作家協會 (The American Medical Writers Association)、歐洲醫學作家協會(European Medical Writers Association)及醫學出版專業國際學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edical Publication Professionals)針對掠奪性期刊發表了共同聲明,這份共同聲明綜合了多份掠奪性期刊的Guideline後提出11點指針,幫助研究者辨別掠奪性期刊,其中有幾點可以多注意一下,是目前中文指南中比較少提到的幾點:

  • promises of unrealistically quick peer review, or no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cess
  •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 that are not transparent (and may be either very high or very low) or are payable on submission (that is, not dependent on the outcome of peer review)
  • a large stable of journals that have been started very recently and/or that contain no or few published articles, or are of obviously poor quality
  • an editorial board consisting of members from outside the specialty or outside the country in which the journal is published

    閱讀全文



        2019年7月17日 星期三

        學術圖書館的社群媒體經營


        經營社群媒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個人的事,因為社群媒體的聲音代表整個單位甚至機構的聲音,單人經營其實壓力滿大的

        加拿大的Saskatchewan Polytechnic Library圖書館成立了social media committee (SMC),由一組人來協力做社群媒體的經營:

        1. 跨組合作
        Our committee consists of six members, including four from technical service departments (reference, interlibrary loans, marketing and branch management) and the marketing and user experience librarians.

        2. 了解受眾者屬性,使用受眾者多的社群媒體
        Don’t try to be all things to all people or to have a presence on every social media platform.

        3. 小組成員必須定期聚會討論(實體或虛擬會面都可)
        Regular meetings ensure a forum for discussion, brainstorming and (oftentimes) grievances.

        4. 保持彈性,尊重每個組員的想法跟創意;食古不化則容易扼殺創意
        Have conversations and listen to your members. Allow them to try new things. Nothing kills creativity like rigidity.

        閱讀全文
        Tips for social media committees in academic libraries

        雖然研究顯示年輕一代的小朋友使用IG的人數多過於FB,但若同時在FB與IG上舉辦活動,從FB上獲得的回響又多於IG....
        Instagram: the new way to connect with students

        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愛荷華大學圖書館取消約60萬美元的訂閱


        在經費緊縮及資源訂閱費高漲之下,愛荷華大學(UI)圖書館行政單位、學科館員及教職員討論後決定於今年(2019)7月取消/刪訂約820項的資源(包含期刊、資料庫、電子書),省下約60萬美元的訂閱費。

        負責管理愛荷華州三所公立大學的管理團體(Board of Regents, State of Iowa),其經費在2017-2018年之間被刪減了4300萬美元,縱使2019年經費回增830萬美元、2020年也會再增加1200萬美元,但UI圖書館的預算已經三年都是持平零漲幅,85%的圖書館經費都花費在電子資源的情況下,面對期刊費用每年漲價5-7%,UI圖書館面臨經費短缺的困境。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UI圖書館第一次刪減資源,在1991年圖書館被迫取消約23.7萬美元的訂閱、1994年及1996年取消約12.6萬美元的訂閱、2000年則是取消約44萬美元的訂閱,而2019年的刪減幅度是最大的。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圖書館學科館員就開始與各學科系所的教職員及學生開會討論,共同列出系所所需的資源,討論出可以刪減的資源,其他刪減條件還包含期刊的費用、訂閱形式、使用狀況、能否透過文獻傳遞取得等,此外UI圖書館也設置專門網頁 (http://www.lib.uiowa.edu/cancellations/),公布決策過程中所有的資訊,資訊透明的情況下,只有一位教職員寫信至圖書館反映資源被刪減的憂慮。經過數月的討論,最後人文、藝術領域被刪減了5%的資源、社會科學7%、基礎科學、健康科學及電機是10%。


        資料來源 Journal & Database Cancellation Review Process 

        接下來,UI圖書館將密切觀察ILL的需求狀況、尋求OA途徑的替代方案、鼓勵教職員將產出存放在學校的機構典藏庫。UI圖書館並未提到節省下來的經費是否會用來作為其他用途,但提到資源縮減的計畫避免圖書館裁員,並且可以招募新館員。

        閱讀全文


        出版社的研究資料分享政策:Taylor & Francis及Springer Nature


        Taylor & Francis從2018年起開始實施研究資料分享政策,政策分成五個層級:

        1. 基本(basic):鼓勵作者分享研究資料、將研究資料典藏在適當的典藏庫、引用資料及提供資料可取用性的聲明(data availability statement)。


        2. 依據合理的要求分享(share upon reasonable request):作者自行決定要求是否合理,作者必須提供資料可取用性的聲明。


        3. 提供大眾使用(publicly available):作者自行選擇資料的授權條件,在此授權條件下,作者提供研究資料讓大眾使用,作者必須提供資料可取用性的聲明。


        4. 開放資料(open data):在授權第三方可重複使用的授權條件(CC BY, CC0等)下開放研究資料,且必須提供資料可取用性聲明及被引用狀況。


        5. 開放且全面遵守FAIR政策(open and fully FAIR ):資料開放條件如第四點,但資料必須符合FAIR標準(findable, accessible, interoperable and reusable)。


        至2018年年底,超過1600種由Taylor & Francis出版的期刊已經採取基本的研究資料分享政策,其中以行為科學領域的期刊比率最高(83%)。政策開始實施之後,Taylor & Francis收到許多來自研究者對於資料分享後是否會被誤用或是不道德使用的疑慮、期刊主編則擔心新的資料分享政策會加重他們的工作負擔或是影響同儕審閱的過程等。




        Springer Nature於2016年及開始處理研究資料政策的標準,根據不同學科領域有不同的要求,至2019年年初,Springer Nature的期刊中有39%採取Type 1、34%採取Type 2、26%採取Type 3,少於1%的期刊採取最嚴格的Type 4:


        Type 1期刊:鼓勵作者分享資料、儲存於典藏庫,並引用公開的數據資料。


        Type 2期刊:強力鼓勵作者分享資料、儲存於典藏庫,並引用公開的數據資料;同時也鼓勵作者在稿件中加上資料可取用性的聲明(a statement of data availability)。


        Type 3期刊:強力鼓勵作者分享資料、儲存於典藏庫,並引用公開的數據資料;同時要求作者在稿件中加上資料可取用性的聲明。


        Type 4期刊:要求作者分享資料、儲存於典藏庫、在稿件中加上資料可取用性的聲明,並且在同儕審閱可以被取用。


        2017年時Springer Nature進行一項大規模的調查,問卷回收7000多份,目的在了解研究者在面對資料分享時普遍所遭遇到的困難,例如缺乏資料分享的技術、認知或是組織分享資料的能力。因此,Springer Nature開始推出一系列資料支援服務(Data Support Service)及教育訓練課程,主動在資料分享上提供研究者支援。


        除了Taylor & Francis、Springer Nature,其他出版社如Elsevier、Wiley也有資料分享相關的政策,各家出版社政策相異之下,會造成作者的困擾,因此在2017年一群資助者、出版社及資料分享社群共同成立了Research Data Alliance Interest Group,目的在定義研究資料分享政策的框架與範本(Journal and Publisher Research Data Policy Master Framework),促使資料分享更為順暢。


        閱讀原文
        Implementing publisher policies that inform, support and encourage authors to share data: two case studies




        2019年7月10日 星期三

        WOS及Scopus的citation data準確度研究


        同性質不同工具之間存在差異,在Accuracy of citation data in Web of Science and Scopus這篇研究中,作者用大量Elsevier ScienceDirect的期刊文章來比較兩個資料庫中所收錄的引用資料(citation data )的準確度,結果發現 WOS中所收錄的reference資料最不完整;Scopus的reference資料則是存在duplicate的問題。



        閱讀全文
        Accuracy of citation data in Web of Science and Sco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