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Elsevier與美國大學簽了第一份OA合約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是一所位於賓州匹茲堡私立國際型研究大學,設有七個學院,約15,000名學生(包含全職、非全職、大學部及研究生) 、1,400名教職員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在2019年年底與Elsevier達成協議,簽成了Elsevier與美國大學第一份Read & Publish協議,這是一份長達四年的合約,於2020年1月開始,Carnegie Mellon的教職員、學生、研究者可以取用Elsevier 的3500本期刊,且無須另外再付費出版OA文章。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圖書館主任Keith Webster表示:「Elsevier與加州大學系統的談判破裂的經驗替這次的協談成功鋪路,Elsevier在先前談判中的堅持招致了一些批評,但事實上Elsevier似乎已經從一次次的談判中測試跟學習,找到適合的deal模式,從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比較小的機構開始似乎比較能達成協議。」

閱讀原文
Elsevier signs first major open access deal with a US university





2020年1月19日 星期日

美國將強制研究產出開放取用??


2019年年底傳出美國總統川普有意頒布一道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所有政府資助的研究產出必須公開取用,強制研究產出於出版後可以立即讓大眾可以取用。這與目前美國政策是相當不同的,2013年歐巴馬政府時所制定的政策是公資金贊助的研究產出出版後有一年的延遲期(embargo),12個月過後得以讓大眾公開取用。這項政策尚未對外正式公布,目前由美國OSTP科技政策辦公室負責,確切內容及進度等詳細內容都尚無從得知,儘管如此,也已在學術出版界掀起一些討論。

若川普的法令發布,則是向歐洲的Plan S倡議靠攏,有助於Open Access及Open Science的發展,一直以來主張開放取用的支持者、出版社非常樂見這項政策的通過,例如加州大學圖書館聯盟(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CDL)、eLife、PLOS、PeerJ等;但出版社反對的聲音似乎多於支持的聲音,超過125家出版社包含ACS、APA、Elsevier、Wiley等商業、學會出版社透過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AAP)聯合聲明,聲明中提到政府的強制法令將危害美國產出高品質同儕審評期刊及文章的智慧財產組織(jeopardiz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American organizations engaged in the creation of high-quality peer-reviewed journals and research articles),簡單來說就是一但法令頒布,則出版社會失去營收來源,影響出版社的營運。

摘譯自
Trump could mandate free access to federally funded research papers

Learned societies turn against scholarship and join publishers for profit

A Coalition of 125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ublishing Organizations Express Opposition to Proposed Policy of Immediate Free Distribution of Peer-Reviewed Journal Articles Reporting on Federally Funded Research

支持者的聲音

延伸閱讀更多資訊



八家出版社將公開其期刊出版成本的細節


cOAlition S在一月稍早提出了期刊出版成本及費用細節的範本,這個範本是由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及Wellcome Trust出資贊助,委託調查公司Information Power對資助者、圖書館員、出版社訪談調查後產生的範本,8家不同類型及規模的出版社PLOS、Hindawi、SpringerNature、Annual Reviews、Brill、The Company of Biologists、EMBO Press及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承諾參與這項實驗計畫,將利用這個範本表格公開其期刊出版成本及費用細節,但內容是有限制的公開,並不會全不對外公開。若這項實驗計畫成功,未來資金資助者或是機構可以利用此範本要求出版社將成本及費用公開透明化。

cOAlition S提出的Plan S要求出版社、出版平台必須將出版成本及費用透明化,這個範本分成三個部分、24個項目,包含期刊基本資訊(APC費用、訂閱費)、期刊品質的評鑑標準(期刊的接收率、每篇文章的引用數)、定價資訊等。這項實驗計畫將持續到三月底。



摘譯自

成本及價格範本

2020年1月14日 星期二

轉型出版之路-非營利出版社 Annual Reviews (Subscribe to Open,S2O)

20230518更新

EDP Sciences 在2022年7月宣布旗下期刊Radioprotection將從2023年開始以Subscribe-to-Open形式線上出版,但很可惜的在2023年5月宣布因為沒有達到所需的訂閱數,2023年Radioprotection還是以訂閱形式出版。

消息來源 
https://www.knowledgespeak.com/news/conversion-to-oa-using-equitable-new-model-sees-upsurge-in-usage-of-expert-scientific-knowledge/

2023更新

In 2023, including Annual Reviews, fifteen publishers will publish 151 journals using S2O, establishing it as a viable approach to OA alongside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 and Read and Publish agreements.

消息來源 
https://www.knowledgespeak.com/news/conversion-to-oa-using-equitable-new-model-sees-upsurge-in-usage-of-expert-scientific-knowledge/

20221209更新

期刊出版社EDP Science發布期刊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A)S2O的實施報告2022 Transparency Report

Earlier this year, EDP Sciences announced several new subscriber benefits for 2023 in response to community feedback on A&A’s S2O program (including an ’Early-Bird’ subscription discount; reserved access to accepted articles ahead of publication; a discount on ‘page charges’ for authors of subscribing institutions). Together with the formal implementation of a waiver for Group A Research4Life authors, the 2022 Transparency Report brings A&A’s first year in full open access to a fitting end.

消息來源 
https://www.knowledgespeak.com/news/edp-sciences-publishes-astronomy-astrophysics-subscribe-to-open-2022-transparency-report/ 

20221031更新

Project Muse宣布正在準備自2025續訂期(calendar year subscription term)開始提供數種期刊S20的續訂模式。Project Muse平台聚集將近200個非營利出版社,超過700種人社期刊。

消息來源 https://www.knowledgespeak.com/news/karger-now-piloting-a-new-open-access-model-subscribe-to-open/

20221027更新

瑞士醫學及科學期刊出版社Karger Publisher宣布將旗下兩種訂閱期刊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 及 Pediatric Neurosurgery自2023年起轉為以S2O形式出版,另外有三種出版品轉為Transformative Journals。

期刊訂閱的程序每年進行,若是訂閱達到目標,則當年度卷期成為fully OA,若否則回到hybrid OA。

消息來源 https://www.knowledgespeak.com/news/karger-now-piloting-a-new-open-access-model-subscribe-to-open/

20220720更新

STM期刊出版社EDP Science宣布旗下期刊Radioprotection將從2023年開始以Subscribe-to-Open形式線上出版。


20220616更新

從2022年6月16日開始,Annual Reviews於2013-2022年出版的內容在澳洲跟紐西蘭開放取用。

澳洲大學圖書館員委員會(Council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Librarians, CAUL)主導這項合約的協商與實施。


20220428更新

2022年4月Annual Reviews宣布接下來18個月將讓旗下51本學術期刊全部以S2O形式出版。


20210429更新

Plan S支援S2O開放取用期刊轉型方案
https://www.coalition-s.org/coalition-s-endorses-the-s2o-model-of-funding-oa/

根據S2O社群網頁內容 (S2O Community of Practice),2021年有8家出版社共74本期刊參與S2O轉型方案,相比2020年僅3家出版社19本期刊增加許多。


20210423更新

在最近一篇the scholarly kitchen的文章中美國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圖書館館長Rick Anderson對於OA轉型方式S2O提出一些看法。

Rick Anderson認為出版社的商業模式的基本重點有兩個feasibility及sustainability。

feasibility可以解釋為可能性(possible or doable);S20的模式是假設現有訂戶持續訂購,對現有訂戶來說訂購模式與之前的訂閱模式(subscription)相比,在訂購方式及圖書館預算上並沒有太大改變。S20對大的優點之一是方案的實施擁有較高的可能性。

但若討論到sustainability持續性的話,則會是較為複雜的問題。S2O是假設所有訂戶都會持續訂購,而舊訂戶是否會一直持續付錢訂購開放取用的內容」是個未知數;而這樣的方案是否能吸引新訂戶加入也是個未知數;未來若營運成本增加,舊訂戶會願意付更多錢嗎?

20210203更新

越來越多學會出版社選擇以Subscribe to Open (S2O)為轉型方式支持OA。

1. 歐洲數學學會出版社EMS Press在2020年3月進行問卷調查,了解數學學術社群對S2O的看法。

一個半月的調查收到65份問卷回覆。問卷結果顯示,大部分的人認同OA的重要性;有70%的人沒有聽過S2O,只有5%的回覆者對S2O有負面看法、1/3的人持中立意見,但有將近60%的人對S2O持正向看法。

也於2021年初宣布旗下10本期刊在2021年將以S20形式開放取用。至於2022年是否會繼續S2O,EMS Press會於2021年年底公布。

資料來源:EMS Press. Subscribe to Open. Retrieved from https://ems.press/subscribe-to-open

2. 英國國際水協會(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的出版社IWA Publishing與德國開放取用組織Knowledge Unlatched(KU)合作,將旗下10本訂閱式期刊以S2O形式在2021年以開放取用形式出版。

資料來源:IWA Publishing(2021). An Open Access initiative in collaboration with Knowledge Unlatche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nowledgeunlatched.org/2021/01/iwa-publishing-successfully-flips-all-journals-to-open-access-using-s2o-model/

3. 英國社會科學出版社Berghahn Journals在2020年將其出版的13本期刊以S2O形式開放取用出版,這是一個三年的計畫,而Berghahn Journals於2021年初宣布計畫進入第二年。出版社認為S2O對於HSS期刊來說是個有效且能維持財務穩定的OA出版模式。Berghahn Journals也是與Knowledge Unlatched(KU)合作,未來KU也將與Berghahn Books合作朝向書的開放取用出版(BOA)。

資料來源:STM Publishing News(2021). The ground-breaking three-year Subscribe-to-Open initiative, Berghahn Open Anthro, successfully enters Year 2. Retrieved from http://www.stm-publishing.com/the-ground-breaking-three-year-subscribe-to-open-initiative-berghahn-open-anthro-successfully-enters-year-2/

-------------------------------------------------------------------------------------------------------------------------


Annual Reviews是一家成立了近90年的獨立非營利出版社,出版50種評論期刊(review journal),學科領域跨越物理學、生醫及社會科學等。

Annual Reviews致力於支持開放取用,Annual Reviews認為文章開放取用後可以增加使用率,但與其他學術期刊不同的是,一篇評論通常通常得花費數個月才能完成,而且評論是邀稿制,不宜要求作者付費出版(pay to publish),對Annual Reviews來說,轉型至開放取用的路上,不能以跟作者收取APC的模式維持出版社營運,因此Annual Reviews提出另一種模式的轉型的計畫Subscribe to Open

Annual Reviews先前以實驗性質將一本期刊轉為開放取用期刊,該期刊的被引用數增加了25%,下載數增加了300%,而且下載數不只來自於原先的訂購單位,還來自其他7000個單位,所以Annual Reviews預計在2020年實施Subscribe to Open計畫,先以五本評論期刊作為實施計畫的對象,這五本期刊會以CC-BY授權開放取用的方式出版:
1. Annual Review of Cancer Biology
2.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3. Annual Review of Nuclear and Particle Science
4.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5.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Subscribe to Open本質上還是以付費訂閱的期刊(subscription offering),但部會有lock-in的問題,因為是每年續約,若當年度所有的訂戶都承諾繼續訂購期刊,訂閱費可以有5%的折扣,當年這五本期刊會以開放取用的形式出版,且過刊也同時成為開放取用期刊供大眾免費取用;若是有單位不願意參加這項計畫,則期刊會再繼續以付費取用期刊出版,而訂購單位則必須繼續以沒有折扣的費用繼續訂閱取用文章


  資料來源:Annual Reviews. Subscribe to Ope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pb-assets/assets/images/marketing/subscribe-to-open/subscribe-to-open-informational-slide-show-1552596928053.pdf

五本期刊開放取用之後,Annual Reviews會透過使用量觀察目前未訂購的單位的使用狀況,並邀請這些單位日後加入成為訂購單位。這些期刊轉型若實施情況良好,則Annual Reviews的其他期刊也會陸續加入此模式。

此模式的問題:
1. 訂閱費用是否逐年上漲? (AR在2018年重新調整級距費用,訂購費用上漲很多)
2. 館員要怎麼說服圖書館繼續付錢或是新訂訂購開放取用的內容?是否會有free-riding的問題? 
3. 若是當年度期刊成為開放取用,圖書館這筆訂閱費用可能轉為其他用途,未來若期刊又成為付費期刊,圖書館可能沒有經費可以續訂

好處
1. 使用統計透明化,提供所有的訂戶及使用單位COUNTER統計報告
2. 以相較便宜的價格訂購期刊(5%折扣)


資料來源:Annual Reviews. Subscribe to Ope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page/subscriptions/subscribe-to-open

全文摘譯自


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轉型出版之路-學會出版社 Microbiology Society


20210623更新

Microbiology Society在2021年6月宣布開始三個新的計畫,以提供以文章為計量單位(article-level metrics)的OA文章使用報告給訂購單位,新的統計報告將於6月開始:

1. The OA Switchboard (文章資料的回傳)

OA Switchboard是由Open Access Scholarly Publishing Association (OASPA)資助支持的計劃,是個獨立的中間組織,目的在提供中立、流程化的OA出版資訊。

The OA Switchboard sends structured article data in standardized (JSON or Excel) formats to libraries. It sends both VoR data sourced directly from the Microbiology Society’s publishing platform, , Ingenta, as well as AAM (author accepted manuscript) data indicating APCs for OA articles not covered by, the uncapped fee-free Publish and Read agreements the Society now have with over 100 libraries.

2. OA agreement management and reporting (作者端投稿及圖書館端的管理)

使用Aries Systems’ Editorial Manager and CCC合作的RightsLink for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s (RightsLink) 提供作者流暢的OA投稿流程。

另外RightsLink的OA Agreement management tools協助圖書館管理與出版社簽署的 Publish and Read transformative agreement。

3. Publishing history tracker (歷史資料的保存)

Microbiology Society has also developed a simple and accessible solution hosted on our own publishing platform.  Customers will be able a look-up their researchers’ publishing history in each of the Society's journals.


-----------------------------------------------------------------------------------------------------------------------------

英國微生物學會(Microbiology Society)是歐洲最大的微生物學會,成立近70年,目前出版六本刊:
1. Journal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2.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3.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5. Microbial Genomics
6. Access Microbiology
2018年Plan S發布後,開始構思邁向OA的未來之路,列出了十個出版社轉型的方法,而出版社抱著只能往OA未來邁進的決心,十個轉型方法中沒有revert to subscription、submit and publish及do nothing的選項,而根據Plan S的實施守則,也排除掉sister OA titles(mirror journals)的選項。最後剩下來的四個轉型模式: institutional membership、read and publish、subscribe to open及publish and read。

接著出版社也檢視期刊的營收及出版狀況:
學會出版的六本期刊中,有兩本是純金色OA,100%的OA期刊,其餘四本則是複合式期刊,OA文章比例大概在1.4%到1.75%。2018年的數據顯示,金色OA文章佔了學會出版文章的13%,但其營收佔比不到7%。學會期刊的作者地區分布也很廣泛,其中少於30%的通訊作者是來自有強力OA政策的國家。

目前大部分的出版社尚無法以純OA期刊的形式營運,因為大部分的資助者及研究機構都缺乏對OA的認知,所以仍然只要求出版研究產出,不論付款的能力。所以對出版社來說,具穩定性可以轉換到OA的模式是有連續性(continuum)的商業模式,若是只靠作者支付的APC的模式是比較不穩定的:
從2019年開始,學會開始與少部分的聯盟議約,模式簡略如下:

學會P&R的模式是:
*Unlimited OA:無限制出版OA文章
*Unlimited Usage:無限制取用(可做data-mining)及閱讀學會出版的文章,可取用的文章回溯至1947年

學會的P&R模式也提供單一機構,而且是flat-rate,在價格方面學會必須能提供透明、成本中立的價格模式來鼓勵學會成員機構買單,任何一種價格模式都必須穩定維持至少五年的時間。

步驟1:確認市場
第一個P&R的對象是以學術機構單位為目標,必須是有訂購學會複合式期刊及機構成員或是有在學會期刊出版文章的機構;接著審視符合條件的機構在2016-2018年的費用(訂購費+APC),並分成四個部分:


步驟2:價格試算

學會接著以不同的P&R價格來試算至2024年的營收狀況,不變因素假設如下:

*訂購單位數不變
*未採用P&R的單位平均花費不變
*P&R的價格不變


  
與目前花費的比較:


步驟3:確認P&R模式與訂購模式

比較與訂購模式營收來源的差異,P&R模式的合約價格如果再8000到9000歐元之間的話可以減少出版社訂購費的損失。


步驟4:P&R的出版影響力




步驟5:價格建議

根據上述步驟的調查,學會建議P&R的價格應落在8500歐元左右,同時也再提供一些折扣給聯盟,所以在2020年學術單位訂購學會四種複合式期刊的話,費用是5771歐元,APC則是2100歐元。

英國微生物學會正在市場上提出這樣的模式試水溫,轉型成OA並符合Plan S的要求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學會出版社不像其他商業出版社有其他營收來源,若只依賴APC做為唯一的營收來源會有風險,所以必須有其他方案來減輕風險。

英國微生物學會認為,在開放取用、開放科學的路上,他們不確定應該轉型成什麼樣的型態,但學會必須對這個環境的變化做出回應。

關鍵字: set-price publish and read package

全文摘譯自
Transformation: the future of society publishing


2020年1月12日 星期日

60%的掠奪性期刊文章沒有被引用次數


最近的研究指出,每十篇出版在掠奪性期刊的文章,其中有六篇在過去五年都沒有任何被引用次數,相較傳統的同儕審查期刊中的文章,掠奪性期刊中被引用次數成長很慢。

在Björk的研究中,他和他的研究團隊從Cabell's International列出的清單(約10,000種期刊)隨機選出250種期刊,再從中各選出一篇在2014年發表的文章,觀察其文章這五年的被引用情況,大部分的文章都是自然或是社會科學的文章。研究團隊再隨機從Scopus中選出同樣於2014年出版、符合品質標準的250篇文章作為對照組的樣本。

研究團隊以Google Scholar來計算掠奪性期刊文章的被引用數,結果顯示近60%的文章沒有任何引用數,而傳統經過同儕審評的文章則只有9%的文章沒有被引用數;掠奪性期刊的文章平均只有2個被引用數、傳統文章則平均有18個被引用數。

雖然掠奪性期刊的文章看起來可能沒什麼人氣,但仍然有40%的文章是有被引用數的,這些文章可能造成錯誤訊息的流通,及浪費納稅人的錢去付文章處理費,還是必須注意小心處理的議題。

閱讀原文
Articles in ‘predatory’ journals receive few or no citations

延伸閱讀
How Frequently are Articles in Predatory Open Access Journals Cited
Predatory-journal papers have little scientific impact

2020年1月10日 星期五

Springer Nature與德國Projekt DEAL達成OA協議


Springer Nature與德國Projekt DEAL在1/8達成了目前規模最大的一只transformative Open Access agreement

這個三年合約(可視情況延長一年,變成四年)是奠基於Springer Nature與Projekt DEAL在2019年8月簽署的備忘錄內容而成的合約

簡單快速看一下,跟先前德國Projekt DEAL與Wiley簽署的合約比較一下:
1. 在複合式期刊出版文章的費用 Publish and Read Fee ( #不是APC )皆為€2,750
2. 在Gold OA期刊出版文章的話APC可以有20%的折扣
3. PAR和APC費用由統一的機構支付給出版社
4. 會員購買紙本期刊有優惠 (Deep Discount Pricing (DDP) for print)

在與Wiley的合約中還須付Consolidated Access Fee,為確保聯盟所有會員的永久使用權及轉變為OA過程中的服務費用,DEAL須一次性付€2,000,000,但目前在Springer Nature的合約中似乎沒看到這筆(嗯?

Springer Nature與德國Projekt DEAL的合約要件:
Springer Nature contract

Projekt DEAL 與 Springer Nature簽署轉型OA協議備忘錄

德國 Projekt DEAL 與Wiley在 2019年年初達成的協議


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2019年哪個國家出版最多的開放取用期刊(DOAJ)?


在2019年,DOAJ約50%的期刊是在歐洲出版,其餘依序排列為亞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及大洋洲;英國是最大的開放取用出版國家、印尼排名第二,波蘭、伊朗及土耳其也名列前十大出版國家。

以APC來看,71%在北美出版的開放取用期刊未收取APC費用,但其餘期刊平均收取的APC費用為美金1473元,比其他國家都還要貴;亞洲的APC費用平均約為美金190元,相對其他州、國家來說是比較便宜的。



摘譯自  
Pashaei, H. & Morrison, H. (2019c). Open Access in 2019: Which countries are the biggest publishers of OA journals? Sustaining the knowledge commonshttps://sustainingknowledgecommons.org/2019/11/26/open-access-in-2019-which-countries-are-the-biggest-publishers-of-oa-journals/


在研究者識別ID的發展中,誰取得了先機?


學術傳播正在經歷一場結構性的轉型(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從以期刊為中心的學術出版模式(journal-centric mode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轉為以研究者為中心的出版模式( researcher-centric model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在這樣的轉型中「研究者識別ID(researcher identity)」變得很重要,有誰在這場競爭中呢?

以研究者為中心的學術出版會促使合作形成(collaboration)、支援工作流程(workflow)及提供個人化(personalization),開放取用促使出版社將焦點放在作者關係的經營,而非像以往以樣以圖書館為主要關係經營對象。學者現在有一串的工具可以用來管理他們的研究事業、組織內的合作,同時也尋求跨機構的合作;高等教育機構則是積極展現機構研究者的研究實力;除此之外,除了最後的研究產出,研究的相關資料(artifact)也變得很重要,不只是預印本,還有資料集(dataset)到研究雛形(protocol)。

研究者識別ID (research identity)有兩個常見的要素:
1. there is a mechanism for individual researchers to express and ideally control aspects of their identity。
2. there is the potential to link individual identities together in ways that express a network of one’s professional and scientific connections。

研究者識別ID在市場上還在發展中,目前仍沒有哪一個出版社或是廠商的工具可以涵蓋100%的研究者,而且這些工具可以發展到哪個程度以及他們未來的潛力都尚無可知,目前似乎取決於三家商業公司ResearchGate、Elsevier及Clarivate

ResearchGate

ResearchGate應該是目前最廣為研究者所知的學術社交平台,雖然有人認為這樣的社交平台不會長久,但該平台近年來使用人數持續的成長不容忽視,ResearchGate目前全球擁有1500萬的會員,會員在平台上閱讀文章、互相交流甚至是找工作,平台上的流量(traffic)是非常多的,近三個月來,ResearchGate上的流量甚至幾乎快等於SciecneDirect、SpringerLink、Nature.com三個平台的總和。


ResearchGate有這樣的使用流量、研究者資料、文章等資訊,他們足以做各式各樣的分析,進而提供服務從中賺錢,雖然ResearchGate是文獻流出(leakage)最主要的管道之一,甚至被商業出版社提告,但也有出版社(SpringerNature)與ResearchGate進行合作,建立夥伴關係。

Elsevier

學術出版的龍頭不用說,很早就開始有計劃的收購研究者研究流程所需要的工具,從合作、檢索、分析到評估等,包含Pure、Mendeley、Hivebench、bepress,大大小小的工具多少都是以研究者為中心,所以研究者需要單一的身份認證(single researcher identity),近年來Elsevier積極整合、串聯這些工具的使用者帳號。

Clarivate

不同於Elsevier,Clarivate沒有出版期刊,競爭主力主要在以期刊為主的Journal Impact Factor及出版平台SchloarOne,近年來積極收購研究流程中所需跟解決方案,例如同儕審評平台Publons、一鍵取得全文的服務物件Kopernio,再結合原有的ResearchID,提供作者一連串的服務,似乎想與Elsevier競爭? (WOS vs Scopus、Endnote and Publons vs Mendeley、Converis vs Pure、ScholarlyOne vs Aries)

但如果只能選擇一種作者身份ID,作者會選擇哪一種呢?目前市場上缺乏來自研究者、使用者、作者的聲音。